腾讯AI工作台腾讯AI工作台

什么是 腾讯AI工作台(ima.copilot)

腾讯AI工作台(ima.copilot,简称「ima」)是腾讯推出的一款以「知识库」为核心的智能工作台产品,定位为“搜·读·写一体”的效率工具。产品已接入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DeepSeek-R1 满血版,可在检索全网权威信源与个人/共享知识库的基础上进行智能问答、文档解读与创作,覆盖 Windows、macOS、微信小程序以及 Android、iOS 等多终端场景。

从发布节奏看,ima 于 2024 年 10 月首次亮相,随后在 2025 年完善了移动端与云空间能力,并持续更新客户端特性(如任务模式、@知识库提问、知识库多对话/历史等)。其核心人群是需要高频检索、体系化沉淀与多模态理解的知识工作者与创作者。

在底层技术与产品组织方式上,ima 借助通用大语言模型与腾讯生态信源,围绕“检索→理解→写作→沉淀”的闭环,将搜索、阅读理解、结构化提炼与生成式创作整合到一个工作台中,并通过个人/共享知识库把知识资产长期留存与复用。

综合来看,ima 的演化路径是从桌面端起步,逐步补齐移动端与知识协作能力;其产品定位稳定地围绕“中文内容生态 + 知识库工作台”,在腾讯系生态(如公众号内容接入)与多模型切换上形成差异化优势。

🚀 最新进展:2025 年 2 月 20 日,Android 端正式上线,同时云存储空间免费扩容至 2GB;2025 年 10 月 27 日,iOS 端更新至 2.0.0,新增「任务模式」、首页快捷 @知识库提问与知识库多对话/历史;2025 年 2 月中旬起,ima 可在混元与 DeepSeek-R1 满血版间切换,用于搜、读、写与知识库问答。

🚀 腾讯AI工作台 能做什么 · 主要功能解释

全网 + 公众号生态检索问答

基于腾讯生态优势,ima 在全网检索之外,支持对微信公众号文章等中文内容进行优先整合与引用,问答界面可展示参考来源,便于继续深挖与溯源,适合信息密集的中文研究与选题筹备。

多模态阅读解读与要点提炼

支持对文本、图片、音频等多模态内容进行快速问答与总结,可针对 PDF/网页等材料抽取要点、生成结构化摘要,并将结果沉淀至知识库,形成可复用的资料卡片。

智能写作与模板化创作

提供论文/作文/文案等多类写作模板,支持扩写、改写、润色、翻译与结构优化;在同一工作台中实现“边写边搜、边问边记”,把参考材料与草稿同步沉淀,显著降低切换成本。

个人与共享知识库沉淀

支持创建个人/共享知识库,导入本地文档、拍照图片、网页链接与公众号文章等;共享知识库可进行成员与内容权限管理,并支持面向特定主题的持续问答与知识协作。

双模型切换:混元 ↔ DeepSeek-R1

在新版 ima 中,可根据任务难度与偏好在腾讯混元与 DeepSeek-R1 满血版之间切换,兼顾推理深度与响应效率,用于复杂问题分解、长文推理与资料整合。

知识结构化与表达:思维导图 / AI 播客

在文档解读后可一键生成思维导图,帮助形成知识结构;移动端近期还上线「AI 播客」等表达形态,可将文档转为可听内容,提升通勤/碎片时间的获取效率。

多端一致的工作台体验

覆盖 Windows 与 macOS 客户端、微信小程序、Android 与 iOS 应用;移动端上线后实现“随时随地搜读写”,并提供任务模式、智能文件夹、@知识库提问等特性,提升移动情境下的执行与管理效率。


💡 腾讯AI工作台 的实用进阶技巧

🧭 建立主题化知识库
按项目/课题拆分知识库,导入核心材料(本地文档、公众号文章、网页等),并约定统一命名与标签,后续问答更精准。

🧩 巧用「@知识库提问」
在首页或对话中直接 @ 目标知识库,限定检索范围,能有效减少无关噪声,提升回答的相关性与引用质量。

🔀 按任务切换模型
资料汇总/草拟文案可优先选混元,复杂推理/长文理解可切换 DeepSeek-R1,兼顾速度与深度。

🔗 导入公众号文章
在微信中打开目标文章,使用“用小程序工具打开”,选择导入到 ima 知识库;适合垂直领域的优质中文内容沉淀。

🎧 文档→AI 播客/任务模式
长文先生成要点,再用 AI 播客转为可听内容;复杂课题可用任务模式自动规划步骤与产出(报告/播客)。


💳 腾讯AI工作台 是否免费 · 价格套餐与订阅方式

各版本价格与功能差异

方案 价格 核心功能
个人版(基础) 免费 搜·读·写一体、多模态解读、全网/知识库问答、个人/共享知识库、Windows/macOS/小程序/Android/iOS、多模型切换、云存储 2GB
团队/企业版 未公开 以实际公告为准(可先用共享知识库与权限管理满足协作)

订阅方式

可在 官网 下载 Windows/macOS 客户端;移动端可于各大应用商店搜索“ima – 腾讯AI工作台”;微信端可通过小程序使用。登录推荐使用微信扫码。

⚠️ 价格说明:当前为免费使用;若未来推出增值/订阅方案,实际价格与权益以官网与应用商店页面为准。


❓腾讯AI工作台 常见问题解答(FAQ)

Q1: 如何在 ima 中切换混元与 DeepSeek-R1?

A: 升级至最新版后,在对话/任务页的模型选项中可选择混元或 DeepSeek-R1 满血版,用于搜、读、写与知识库问答的不同场景(以当前版本界面为准)。

Q2: 怎么把微信公众号文章加入知识库?

A: 在微信中打开目标文章 → 右上角选择“用小程序工具打开” → 选择导入到 ima 知识库;也可在桌面端输入文章链接进行解析与沉淀。

Q3: ima 是否有网页在线版?

A: 官方当前以桌面客户端、移动端与微信小程序为主;如需在浏览器侧使用,建议通过小程序访问,或关注官网后续更新。

Q4: 支持哪些内容与文件?

A: 支持文本、图片、音频等多模态内容的解读与问答,并可导入本地文档(如 PDF/网页链接等)到知识库进行二次提炼与引用。

Q5: 如何搭建共享知识库并设置权限?

A: 在知识库中创建「共享知识库」,邀请成员后可设置成员与内容权限;适合项目协作、课程/专题资料沉淀与问答。

Q6: 云存储容量是多少?

A: 官方已将云存储空间免费扩容至 2GB,适合存放笔记、问答结果与资料卡片;如需更大空间,关注后续官方公告。

Q7: 移动端有什么新能力?

A: Android 端已上线;iOS 端 2.0.0 版本引入任务模式、@知识库提问、知识库多对话/历史与 AI 播客升级,便于在移动场景下快速执行和消费内容。

Q8: 隐私与合规如何保障?

A: 建议查看腾讯隐私政策并遵循合规上传原则;涉及敏感/受控数据请做好脱敏与权限管理,谨慎使用共享知识库对外开放。

相关导航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