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规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头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

本周,硅谷因一系列令人瞩目的AI基础设施投资新闻而成为焦点。

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。随后,OpenAI表示将与甲骨文和软银合作,再建设五座“星际之门”AI数据中心,未来几年新增发电能力达数千兆瓦。此外,有消息透露甲骨文已出售180亿美元债券,专门用于资助这些数据中心的建设。

单看任何一笔交易,其规模都足以令人瞠目。但综合来看,我们不难发现硅谷正倾尽全力,为OpenAI提供足够的算力资源,以支持其训练并部署未来版本的ChatGPT。

在《Equity》节目中,安东尼·哈和我(马克斯·泽夫)透过新闻标题,深入剖析了这些AI基础设施交易背后的真实动向。

巧合的是,OpenAI本周也向外界展示了一款高耗能功能。如果能够获得更多AI数据中心的支持,该公司计划将这类功能更广泛地推广。

这款名为“Pulse”的新功能已在ChatGPT中上线。它能在夜间运行,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晨间简报。使用体验类似于新闻应用或社交信息流——适合清晨醒来后第一时间查看——但目前尚未包含其他用户的帖子或广告。

Pulse属于OpenAI新一代产品线的一部分,这类产品能够独立运行,即使用户没有打开ChatGPT应用也能工作。OpenAI希望推出更多类似功能,并向免费用户开放,但目前受限于可用的计算机服务器数量。该公司表示,由于容量限制,目前Pulse仅面向每月支付200美元的专业订阅用户开放。

核心问题在于:像Pulse这样的功能,是否值得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来支持?这项功能固然酷炫,但对其回报的期望显然过高。

欢迎观看完整节目,了解更多关于重塑硅谷的AI基础设施巨额投资、TikTok的所有权之争,以及影响科技巨头的政策变化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