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微软高管推出AI代理终结Excel主导财务时代

尽管企业在财务软件上投入了巨额资金,但许多财务团队在结账和对账时仍依赖Excel表格来准备审计数据。两位微软前高管认为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——他们为此创立了Maximor公司,旨在用AI智能体替代电子表格,完成财务团队的基础核算工作。

电子表格的困局

在财务领域,Excel电子表格无处不在。即使配备了专业的ERP、CRM和计费系统,许多中型企业仍会将交易数据导出至Excel进行手工对账。团队常把电子表格当作临时数据库,甚至使用VLOOKUP等函数在不同文件间匹配数据——这种函数本用于跨表格提取对应数值。

AI智能体解决方案

Maximor致力于通过AI系统改变这一现状。这家初创公司已结束隐身模式,获得由Foundation Capital领投的9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。

该公司采用AI智能体网络直连ERP、CRM及计费系统,持续抓取交易记录。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amnandan Krishnamurthy(上图右)在接受独家专访时表示,这种设计能统一运营数据与财务数据,实现实时财务可视化——无需等到月末再进行数据整理。

效率提升实例

据称,采用该方案可显著缩短月末结账周期。早期客户房地产科技公司Rently的结账时间从8天缩短至4天,并避免了增聘两名会计人员。Rently首席财务官Dustin Neel透露,使用Maximor智能平台后,团队近半数工作时间得以转向战略型任务。

技术集成特性

Maximor的财务智能体支持NetSuite、Intacct等ERP系统,兼容QuickBooks、Zoho Books等会计工具,并能对接各类薪酬管理、CRM及其他SaaS平台。系统连接后会自动生成工作底稿、审核意见和审计轨迹,有效简化审计流程。

虽然旨在减少对Excel的依赖,但Maximor仍允许团队将核对后的数据导出至电子表格——这种格式在提交审计数据时更受财务人员和审计师青睐。

Krishnamurthy向TechCrunch解释道:“我们在此环节保持与Excel的互操作性。平台完成数据处理后,既可通过自有界面展示,也能直接输出至Excel。”

人机协同机制

除AI智能体外,Maximor还提供真人会计师服务:既可作为AI工作的监督环节,也能为缺乏内部财务团队的客户提供会计服务。这种设计看似与AI自动化愿景相悖,实则构建了有效的保障机制。

Krishnamurthy强调,软件系统本身具备完整处理能力,智能体可独立完成端到端工作。人类角色主要承担审核职能,这类似于传统会计团队中基层员工处理常规事务、管理层专注监督的协作模式。

创始团队背景

Krishnamurthy在微软数字化转型部门担任创始成员期间,曾为可口可乐等财富500强企业主导财务与数据项目。2024年夏季,他与现任首席技术官Ajay Krishna Amudan联合创立Maximor。后者曾参与微软内部营收系统重构等项目。二人相识于印度马德拉斯理工学院,已有14年合作经历。

资本与市场布局

创始团队的微软财务经验吸引了众多天使投资人,包括来自Ramp、Gusto、MongoDB、Zuora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高管。种子轮还吸引了Perplexity首席执行官Aravind Srinivas(Krishnamurthy的大学同窗)和Zuora首席执行官Tien Tzuo(经投资方引荐)。机构投资者Gaia Ventures与Boldcap也参与了本轮融资。

总部位于纽约的Maximor在班加罗尔设有办事处,18名员工平均分布在美印两地,目前正在两地积极扩编。其目标客户为年收入不低于5000万美元的企业,已在美国、中国和印度获得早期客户。该软件同时支持GAAP与IFRS会计准则,能满足全球化企业的合规需求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