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Thanksgiving’s real drama may be Michael Burry versus Nvidia
当你在为感恩节细节忙碌时,这位投资大师已对英伟达发起全面进攻
就在世人忙于筹备感恩节之际,因电影《大空头》而声名鹊起的传奇投资者迈克尔·贝瑞,正对英伟达发动一场愈演愈烈的围剿。这场较量值得密切关注——因为贝瑞确实存在胜算。
与其他关于AI泡沫的预警不同,贝瑞既拥有广泛受众,又不受监管约束,这种特殊性使他可能成为引爆其所预言危机的导火索。他不仅在押注AI热潮的溃败,更在积极说服日益增长的追随者:所谓的AI帝国领袖英伟达,实则外强中干。眼下市场最关注的悬念是:贝瑞能否成功制造足够质疑,真正撼动英伟达,进而波及包括OpenAI在内的其他AI核心参与者?
百亿做空与掌门论战
最近数周,贝瑞的攻势日趋凌厉。他持续抨击英伟达的同时,更与Palantir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·卡普爆发激烈口水战——监管文件显示,贝瑞同时对这两家公司持有看跌期权,做空规模逾10亿美元。卡普在CNBC节目中直斥其策略“荒谬透顶”,贝瑞则反讽对方“连SEC文件都读不懂”。这场交锋折射出市场的核心分歧:AI究竟是变革性的万亿级投资机遇,还是注定惨淡收场的狂热泡沫?
直指命门的三大指控
贝瑞的指控具体且致命:首先,他揭露英伟达通过股权补偿使股东损失1125亿美元,变相“削减所有者收益50%”;其次,指责AI企业通过延缓设备折旧速度粉饰财报(他认为英伟达客户故意高估GPU使用寿命以合理化巨额资本支出);最后,他直指所谓客户需求实属幻象,因为AI客户正通过循环融资方案“从经销商获取资金”。

英伟达的千字反击战
随着贝瑞观点持续发酵,即便上周交出亮眼财报,英伟达仍不得不紧急应对。其投资者关系团队上周末向华尔街分析师发送长达七页的备忘录,强调贝瑞的计算存在谬误:“错误计入RSU税收”(实际回购额为910亿美元而非1125亿美元),并声明公司薪酬体系“符合行业标准”,最后斩钉截铁地划清界限——英伟达绝非安然。
贝瑞随即澄清:我从未将英伟达比作安然,我的参照系是1990年代末的思科——当时其过度建设无人需要的基础设施,真相大白后股价暴跌75%。
预言家的双面履历
这场论战或许在明年感恩节前就会显得小题大做,但也可能不然。英伟达股价自2023年初已飙升12倍,市值达4.5万亿美元,其登顶全球市值冠军的速度创下历史纪录。但贝瑞的预测履历充满矛盾:他因精准预言次贷危机名声大噪,但2008年后持续预判各类危机,被批评者贴上“永久空头”标签。信奉其观点的投资者错失了多次历史级牛市——他虽早期买入游戏驿站,却在迷因股爆发前抛售;做空特斯拉更遭遇巨额亏损。次贷危机后,其基金因长期表现不佳遭投资者大规模赎回。
挣脱枷锁的现代卡珊德拉
本月初,贝瑞突然向SEC注销其投资公司Scion Asset Management的注册。他解释此举源于“监管限制扼杀了我的发声自由”,并坦言目睹网友曲解其推文深感挫败。上周末,他推出年费400美元的付费专栏《解缚的卡珊德拉》,宣告这将是他“倾注全部精力的主战场,带读者直击其对股票、市场与泡沫的分析预测,其中常蕴含对历史及其永恒规律的洞察”。

自我实现的预言陷阱?
市场正在倾听。该专栏推出不足一周,订阅量已突破9万。这引出了最令人不安的疑问:贝瑞究竟是警示必然崩溃的煤矿金丝雀,还是他日益扩大的影响力、不再受限的言论自由,会亲手引爆他所预言的危机?
历史深处的回响
著名做空者吉姆·查诺斯并未编造安然的财务欺诈,但他在2000-2001年的高调批评促使投资者质疑,加速了安然崩塌;对冲基金经理大卫·艾因霍恩在2008年会议详解雷曼兄弟的会计花招,引发信任危机进而催化其崩溃。这两起案例中,问题本就存在,但拥有公信力的批评者通过平台制造了自我实现的信心危机。
临界点上的博弈
若有足够投资者相信贝瑞关于AI过度建设的判断,抛售行为将验证其看空理论,引发更大规模抛售。贝瑞无需每个细节都准确——他只需足够说服力来启动这场踩踏。观察英伟达11月表现,易得出贝瑞警告正在生效的结论;但纵观其全年走势,这个判断尚难定论。
可以确定的是,英伟达押上了全部赌注——包括令人瞠目的万亿市值,以及其作为AI时代最不可或缺企业的地位。而贝瑞除声誉外无所失,在可预见的未来,他定将把这支新获的扩音器音量调到最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