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州新出台的人工智能安全法表明监管与创新并非必然对立
加州州长加文·纽瑟姆本周签署的SB 53法案——一项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与透明度的法案——证明了州级监管未必会阻碍AI技术发展。青年倡导组织Encode AI的公共政策副总裁亚当·比伦在今日播客节目《Equity》中如是说。
比伦向TechCrunch表示:“政策制定者深知我们必须采取行动。他们从处理无数议题的经验中明白,立法完全可以在保护创新的同时确保产品安全——这正是我所关注的。”
法案核心:安全协议透明化
SB 53作为全美首创法案,核心要求是大型AI实验室必须公开其安全协议细节,特别是如何防止模型被用于实施灾难性风险行为,例如对关键基础设施发动网络攻击或开发生物武器。该法案还规定企业必须遵守这些协议,并由应急服务办公室负责监督执行。
“企业其实已经在执行法案要求的部分工作,”比伦指出,“他们会进行模型安全测试,发布模型卡片。但某些公司是否开始在某些环节偷工减料?确实如此。这正是此类法案存在的意义。”
竞争压力下的安全隐忧
比伦特别提到,部分AI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存在放松安全标准的政策倾向。例如OpenAI曾公开表示,若竞争对手发布缺乏相应防护措施的高风险系统,他们可能“调整”自身安全要求。比伦强调,立法可以强化企业既有的安全承诺,防止它们在竞争或财务压力下降低标准。
监管与创新的博弈
尽管相较于去年被纽瑟姆否决的SB 1047法案,SB 53面临的公开反对声浪较小,但硅谷和多数AI实验室仍普遍认为,几乎任何AI监管都会阻碍技术进步,最终将削弱美国在AI竞赛中战胜中国的能力。
这种观点促使Meta等公司、安德森·霍洛维茨等风投机构以及OpenAI总裁格雷格·布罗克曼等个人,共同向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投入数亿美元,以在州级选举中支持亲AI的政客。同样基于这一逻辑,这些势力今年初曾推动一项为期十年的AI监管暂停令,意图禁止各州监管AI技术。
联邦与州级的立法拉锯
Encode AI曾联合200多个组织成功阻击了该项提案,但比伦表示斗争远未结束。暂停令的倡导者泰德·克鲁兹参议员正采取新策略来实现联邦法优先于州法的目标。他于九月提出的《SANDBOX法案》将允许AI企业申请豁免,最长十年暂免遵守特定联邦法规。比伦还预见到即将出台的联邦AI标准法案,虽被包装成折中方案,实则可能架空各州立法。
他警告称,范围过窄的联邦AI立法可能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废除联邦制原则”。
“如果有人说要用SB 53取代所有涉及AI潜在风险的州级法案,我会认为这绝非良策——因为本法案仅针对特定风险范畴设计。”比伦坦言。
中美竞赛的辩证考量
尽管认同中美AI竞赛的重要性,也理解政策制定需要支持美国技术进步,但比伦认为废除州级法案并非解决之道。这些法案主要关注深度伪造、透明度、算法歧视、儿童安全及政府AI应用等具体领域。
“像SB 53这样的法案会阻碍我们战胜中国吗?绝不会。”他表示,“声称这类法案将导致我们在竞赛中落败,实属智力上的不诚实。”
他进一步指出:“若真正关心中美AI竞赛,应该推动国会实施出口管制等举措,确保美国企业获得充足芯片供应。但行业当前的努力方向并非如此。”
芯片博弈的复杂图景
《芯片安全法案》等提案旨在通过出口管制和追踪装置防止先进AI芯片流入中国,既有的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则着力提升本土芯片产能。然而包括OpenAI和英伟达在内的科技巨头对这些措施的某些方面表现出抵触情绪,理由包括效能担忧、竞争力影响及安全漏洞等问题。
英伟达的立场有其商业考量——中国历来贡献其全球营收的重要份额,持续对华销售芯片具有强烈财务动机。比伦推测,OpenAI在芯片出口管制议题上的保留态度,可能是为了维持与英伟达等关键供应商的良好关系。
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信号也存在矛盾:2025年4月刚扩大对华先进AI芯片出口限制,三个月后却转变立场,允许英伟达和AMD以缴纳15%营收为条件对华销售部分芯片。
“国会正在推进《芯片安全法案》这类对华出口管制立法,”比伦分析道,“与此同时,扼杀各州温和法案的舆论造势仍将持续。”
民主进程的实践样本
比伦强调,SB 53展现了民主制度的运作实效——产业界与政策制定者通过协商达成共识。这个过程“虽然曲折混乱,但民主与联邦制的运作机制正是我们国家和经济体系的基石。我希望我们能持续成功践行这一模式。”
“SB 53正是证明这套体系仍然有效的最佳例证。”他总结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