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与人工智能驱动商务的竞争
周一,OpenAI在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将应用程序整合进ChatGPT的计划。演示过程令人印象深刻:用户无需离开ChatGPT界面即可调用Spotify、Figma等程序。在科技行业大举拥抱AI融合的浪潮中,这场演示首次清晰勾勒出以AI为核心的互联网形态——通过ChatGPT等界面直接查询信息并执行指令。
构建商业生态的关键布局
细察之下,这套系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变现空间。上周该公司刚推出即时结算系统(Instant Checkout),这个智能购物支付系统接入了所有通过Shopify、Etsy或Stripe销售的商家。如今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了前端基础设施,允许服务商在ChatGPT内构建专属界面。
至此,OpenAI已完成AI驱动商业闭环的拼图,将ChatGPT打造为消费者购物与零售商销售的双向平台。这不仅开辟了新的业务战线,更将对科技行业产生深远影响。在这个新战场上,OpenAI的竞争对手不仅是谷歌和Anthropic,更是亚马逊和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。
无所不包的商业版图
从官方公布的合作伙伴名单可见其野心:通过ChatGPT能呼叫Uber网约车,在Expedia预订行程,经Thumbtack联系水管工或锁匠,从Instacart采购生鲜,通过Doordash订购餐食,甚至从Target购买大宗商品。稍加完善,ChatGPT完全可能成为用户日常消费的核心入口。
超越订阅费的商业价值
若该模式成功,其价值将远超每月20美元的订阅费。虽然具体分成条款尚未明确,但如同所有应用商店,OpenAI完全有能力从平台交易中抽成。更关键的是,ChatGPT能基于海量用户数据进行商品推荐,这将进一步改变平台与零售商的力量平衡。用本·汤普森的理论解释,ChatGPT正在成为超级聚合器——既为零售商导流,又为持续扩张的商业规模提供入口。在OpenAI众多潜在业务中,AI驱动商业无疑是最具盈利前景的方向。
群雄逐鹿的新赛道
觊觎这片蓝海的不止OpenAI。同日Adobe发布报告预测,今年假日季将由AI辅助购物主导,消费者将更多通过聊天机器人而非搜索引擎寻找最优价格。万事达卡的报告则将智能商业称为金融领域的“新竞技场”。谷歌虽已推出竞争协议AP2,其覆盖范围更广但发展势头不及OpenAI。
从搜索到智能代理的演进
AI购物的初级形态是用ChatGPT替代搜索引擎:寻找80美元以下的帆布网球鞋,ChatGPT能像谷歌搜索一样轻松完成。但AI系统不必被动响应——AP2规范允许代理主动发起购买,例如在演唱会门票开售时即刻抢票,或当机票价格跌破阈值时自动下单。交易另一端也可部署代理系统,与采购代理进行价格协商,或在适当时机捆绑销售。若买卖双方愿意突破传统模式,其变革将远超越简单的“购买”按钮。
待解的用户接受度难题
最大悬念在于消费者是否买账。AI购物对OpenAI和Stripe、万事达卡等企业极具吸引力,但用户目前仅表现出对基础商品搜索的兴趣。这或许是因为完整的智能购物系统尚未普及,普通用户至少要等待数月才能体验。当这一天真正来临,用户反馈将决定这个新兴领域的命运走向。